搜尋此網誌

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

可能的花蜜 ◎林婉瑜  

販售點: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04520



你帶雲林的日光和柚子花香來找我
說我是都市裡可憐的工蜂
為著一點點可能的花蜜
貢獻太多勞力
 
你遊說我拔除
近年悄悄生長象徵安居落戶的水生根
再做一次飄萍
陪你回平原呼吸新品種空氣
習慣另種
光合作用速率
 
你在空中塗畫一個家的草稿
不須很豪華
不須很巨大
你說,用我們的精神裝潢它
每天,陽光以花窗玻璃的多彩溢灑屋底
藤蔓植物會隨我們心意
長成幾何圖形覆蓋外牆
還說起一個未曾謀面的小孩
因為基因重組或然率
傾向百分之七十六的我百分之二十四的你
說週六早晨我們就躺著
不做什麼
只等日光吋吋推移
溫暖髮梢
 
我被所有說法混淆
而有一點想要
明天醒來,在不同窗戶前
在一個無人認識遠方
畢竟我已厭倦
總是在城市裡假裝勇敢
假裝完好
假裝無傷
 
簡單收拾行李
與下一位房客交接
註銷戶籍後
很快地,城市不再留一些餘地給我
朋友也陸續
弄丟我的手機號碼
 
我只攜帶了自己
盲目的
跟你到任何地方去

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只想住在吉祥寺嗎



被遺忘的新娘 リップヴァンウィンクルの花嫁 汲汲於表面的生存者們


岩井俊二的作品向來有個特色,手持攝影機與第三者視角。

乍看到預告片時,以為他終於要拍早期的純愛作品了。但一開場,就發現不是,是成人女性版本的《青春電幻物語》- 什麼是真實?是否人人都活在虛假的面具裡頭?

我很喜歡看電影開場,好的開場像是小說前言,或是一首歌的intro,給予觀眾第一眼情境。


此部片的開場是黑木華站在人潮的邊角,嘗試用手機通訊軟體找到約好見面的網友,也是她日後面臨的,第一個無法分辨真實的對象,她的網友也是未來的丈夫。她在人海中舉起手,無聲地打字,說明自己的位置,等待對方看到她。

從丈夫的愛、過去朋友的職業、學生的善意、父母的婚姻關係,似乎在這個混沌的世間,沒有一件事得以讓七海(黑木華)所信。如此絕望的角色安排與劇情,說是岩井俊二在大地震後的感悟也稍嫌悲觀。

安室的存在是整齣作品的靈魂人物,外型俊俏、聰明靈活,但一切都是唯利是圖。利用人性慾望產生各種商品,販售服務價值跟人的情感,連死亡後續服務都可以被銷售。

這樣好嗎?七海不斷詢問的問題貫徹整部作品。

虛假的婚禮出席親友最終在另一齣虛假的出軌安排下被拆穿;速食的婚姻被拆散;用謊言離開下一個工作;以虛假的親友身分出席下一場婚禮。

卻在種種被欺騙的路途中,認識了最不面對自我的真白,而得到最真摯的同性愛情。

但那難道不好嗎?被安排共同赴死而未死的七海,醒來後還是找到了最屬於自己存活的生存方式- 在郊區獨自生活。

七海與安室帶著真白的骨灰,去見真白的母親那段令我想起《生命不可承受之輕》的「靈與肉」(the flesh and the spirit也可看美國女詩人Anne bradstreet作品),關於「坦露鬆垮垮的肉體時,靈魂只會感到羞恥」,我覺得可以有很多解釋,但我喜歡岩井俊二的呈現方式,下午時分陽光溫煦的簷廊,在神龕前脫去衣物,喝著燒酒哭泣。突然卻像是坦露了靈魂,母親對女兒真摯的愛。

(千萬不要對他人施予暴力,人總是輕易傷害身邊最親近的人。)

無論安室的哭泣是真實或虛假,他仍然安慰了真白的母親,情感很有趣,人都需要善意,無論真假。我不喜歡這個故事,過度悲傷,但仍舊感謝岩井俊二,用如此赤裸的方式提供一種視角反思這個社會。




2017年1月22日 星期日

2017 電影放置所

1/23 1. 被遺忘的新娘 

A Bride for Rip Van Winkle 2016 


2. 怪奇孤兒院
Miss Peregrine's Home for Peculiar Children 2016  
3. 年少時代
Boyhood 2014 
3. 厲陰宅 2
The Conjuring 2: The Enfield Case 2016 

4. 海邊的曼徹斯特
Manchester by the Sea 2017 
5. 愛在午夜希臘時

Before Midnight 2013 
6. 燕尾蝶
Swallowtail Butterfly 1996 
7. 你的名字
君の名は。2016 
8.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2016 

9.分裂 split 2017 ★★★★

I hate horror film, even this was recommended by my auntie. It still made me depressed.

10. 我的冠軍女兒

Dangal 2017 
11. 萬花嬉春
Singin' in the Rain 1952 
12. 日常對話
small talk 2017 
13. 愛慕
Amour 2012 
14. 一念無明

Mad World 2017 

15. 七月與安生
Soul Mate 2016 

16. 時間盡頭的房間
La casa del fin de los tiempos 2013 

17. 星際異攻隊2
guardian of the galaxy 2 2017 

18. 臨門湊一腳
Due date 2010 

19. 催眠大師
The Great Hypnotist  2014 

20. 羅根
Logan 2017 

21. 神力女超人
Wonder woman 2017 

22. 青梅竹馬
Taipei Story 1985 

23.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嫌われ松子の一生 2006 

24. 宗方姊妹
Munekata kyoudai 1950 


25. 一路順風
Godspeed 2016 

26.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あの夏、いちばん静かな海 1991  

27. 毒誡
Dealer Healer 2017 

28. 老闆不是人2
Horrible Bosses 


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一一 A one and a two. 2000

  很久沒在這網誌打文字了,就連電影短評也都是潦草帶過,凌亂的生活該回歸秩序,但嚮往自由的心態讓我無法刻意地營造偉人傳記那般戲劇性的轉變,故仍用另一種亂中有序的方式來記敘我在此一時空的生命樣貌。

  這次希望在2015的這年可以緩慢地回顧影響我至深的幾部電影,也因為此網誌荒蕪乏人問津,更可好好來談談一些心中曾萌生又被草草滅盡的想法(泛指理想、妄想、空想以及其他瑣碎的胡思亂想)。

  透過電影,各個談論時空的故事與我的生命交錯,挖掘我心中那口井看看還剩點甚麼,無論清濁。

「電影發明了以後,我們的生命延長了三倍。」

  忘記當初為什麼注意到楊德昌的名字,高中沒有甚麼錢看電影,總是去朝代看二輪片,當時就出現了PPS這種免費網路撥放器,嚴格來說是違法的,但禁不起好奇,在同學之間聲名遠播。下載了PPS後,開頭自然搜尋一些大家都叫好的片子「香奈兒的秘密」啦、「魔法公主」啦,甚麼都看之後,也發現自己有一些喜好,所以開始閱讀起楊德昌的作品。

其實這篇文章是在2015年寫了前兩段就沒續寫,在2017/1/19重新拾獲,便放上來作紀念。

新居風暴 The Salesman



《如果太陽停止親吻,大地無法生存》 哈菲茲
  
  我們的語言
  變成我們
  生活的住所。
  有誰願意
  睡在屋頂
  漏雨的床上?
  
  恐懼是
  房子裡
  最廉價的房間,
  我願意
  看見你
  過得更好。
  
  我們只有一個
  原因追隨上帝
  來到這個世界:
  鼓勵笑聲,
  自由,
  舞蹈和愛...  
  上帝和我
  從存在的
  每個角落衝出,
  要說
  我們是你的。
  
  即使歷經了如此長久
  太陽從來也沒
  對地球說,
  “你虧欠我”。
  
  我曾問過一只鳥
  你是怎樣
  在這黑暗的
  重力下飛翔?
  她回答說,
  是愛舉起了我。
  
  我不應該現在
  做出任何承諾
  但我知道如果你祈禱
  在這個世界的某個地方
  好的事情
  一定會發生。

本人認為此劇的核心為-偏見與寬恕。

自首至尾,劇作泛著各種人之間的衝突,夫妻、職場、租約、師生、鄰里,甚或是一趟計程車的返家路程中,都會因陌生鄰座乘客的偏見而被要求換座位。

有一種說法是,人只要意識到「偏見」,則「偏見」就會被自我意識所排除。例如意識到自己恐同的同時,就能排除自己對同志的偏見;意識到自己對男女性下屬有性別上的差異對待(不是因人,而是因性別),就會自動調整行為。

但《衝擊效應》也討論偏見,但其僅導引出結果,例如警察對有色人種女性的汙辱,使得該名女性的丈夫對白人有所憎恨。就這種比較來說,《新居風暴》則在劇情上安排了-破除偏見的行為,原諒。

原諒他人的偏見,原諒自己的偏見,並寬恕偏見帶來的結果。

我認為原諒跟寬恕稍有不同,原諒還帶著一絲的憐憫或自上而下的給予,寬恕則是平行地張開雙臂,以平靜而清淡地微笑擁抱。而寬恕自然比原諒困難多了。


誰能輕易地寬恕加諸於身上的苦痛呢?苦痛會帶來精神官能障礙,會帶來記憶與顛覆過往經驗。《新居風暴》劇中男女主角在劇團表演的作品《推銷員之死》,就是一個因經年累月的苦痛,而導致一名推銷員出現游離的徵兆,解離了情緒最後踏入死亡。

私心推薦周國賢的歌《推銷員之死》。

但寬恕,卻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