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2月4日 星期六

2012電影放置所


1. 2/4 落日車神 drive (2011) 三顆半星

主角相當有蕭敬騰式的英雄沉默,但說是車神有點太過份,沒有好萊塢式的拼火場面,但也有恰到好處的黑幫與英雄批鬥的場景,挺有教父的感覺。女主角長得像郭采潔,衰得很詭異,只能說編劇還蠻有想像力的,車廠老闆給人周星馳電影達叔的形象(腳還跛了同一邊),因此男主角總讓人聯想到沉默的史蒂芬周,可能是pps剪掉太多,所以整體印象實在不深刻。


2. 1/31 大象的眼淚 Water for Elephants (2011) 三顆星半

女性總是受欺瞞的,無知識的女人都要臣服在一些帥男人手裡,就這方面而言我真的受不了這部電影。但是畫面的處理很好,我愛復古片,我喜歡馬戲團的故事。



3. 2/5 陣頭 Din Tao:Leader of the Parade (2012) 一顆星

我一直以為我這個人沒甚麼標準
所有片都有三顆星以上
看了這部片才知道原來我也是有極限的

4. 2/9 大國民 Citizen Kane (1941) 四顆星

斷斷續續看完了,處理畫面很有一手,轟動一時的鉅片,所謂一個巨星所謂一個完人。


5. 2/14 海潮之聲 海がきこえる (1995)  五顆星



只想到你我你我還有他



6. 2/21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 (1957) 五顆星

人情/社會/法律
荒謬的後現代拍攝手法,絲毫不能理解的前段鋪陳,詭異的自私的陪審團,從放棄到思考到真相大白,誰是悲慘的?誰是幸福的?誰是公正的?誰是正確的?誰是錯誤的?法律是死,人是生;活著的被欺瞞著,死的開不了口。人人的故事,社會的表徵--只是那個四十年的爛暖氣管。


然而結局是美的,我們清楚地知道,只有藝術家可以看穿這一切。



7. 2/28 愛 love (2012) 三顆半 

編劇真厲害,只是演員還不夠純熟,太不能夠看國片了,演員的厲害與否太容易看得出來。特喜愛郭采潔的橋段,造型獨到之外,友情與愛情的抉擇很現實面,只是切入點還是太生硬,浪漫主義。



8. 3/3 鐵娘子 the iron lady (2012) 三顆半星

莎翁式過分戲劇化的編導,真想把導演拉來問一問你覺得這樣對嗎?幸好梅莉史翠普演技出色,光看她的演出就值回票價。



9. 3/3 兒時的點點滴滴 おもひでぽろぽろ (1991) 五顆星




10. 3/4 羅密歐與茱麗葉 Romeo + Juliet (1996) 五顆星




國中的時候,美術老師相當喜歡的一部片,放給大家看。
莎士比亞的戲劇以現代式手法演出,戲劇性的手法,影響我至深至遠,
radiohead的配樂,使我自此愛上英式搖滾的深沉,至愛的一部片。


11. 3/4 心靈鑰匙 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 (2011) 三顆星



12. 3/5 [法櫃奇兵]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 四顆星



爸爸舅舅哥哥最喜歡的super hero,成龍電影式的傻氣英雄,女主角完全就是媽媽會想要成為的那種有點笨的英雌,雖然非常古舊,但還是看得出來非常用心的一部電影,雖然幕室有蛇好扯,主角威能好扯,一堆人一下子死掉好恐怖好扯,不過這就是英雄電影嘛!要是主角一下就死掉了,那他怎麼會是Indiana Jones呢!不過美好年代的英雄電影也就是這樣,壞人都是有情有愛的,好人都帶了一點笨,都努力地向著甚麼前進,I like that!



13. 3/10 鞋貓劍客 Puss In Boots (2011) 五顆星

^__________________^



14. 4/3 記憶拼圖 Memento (2000) 四顆星

Christopher Nolan真的蠻厲害的,動腦非常的一部片,這部較像是一項練習,接續的全面啟動簡直是顛峰。



15. 4/9 夢露與我的浪漫周記 my week with marilyn (2012) 三顆半



16.4/23 遊園驚夢 peony pavilon (2001) 五顆星 



17.5/13 王牌冤家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04) 5星



18.5/20 黑影家族 dark shadows (2012) 5星



19.5/21 青少年哪吒 REBELS OF THE NEON GOD. (1993) 五顆星

哎,康生,不得愛於永眠雨中的台北夜城,霓虹是你底太陽,檯檯的遊樂器是虛無的窗口,

蜿蜒的暗道上,那男人的恨與你無關。你只得恨,愛以哪吒為藉口,擁有與否在神明眼裡愚昧。
鋼筋與水泥縱橫於你底面孔,光線不得分明,渾沌的城市行肉阿,80台北,
繁華觀望堵塞的死水,湧出絕望與死神相對,慾且為此了,沒有出路了,沒有甚麼了,
苗天最後卻不捨將門關上,你又可見得呢?


20.5/27 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 (1994) 五顆星



21.6/1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Het meisje met de parel (2003) 四顆半



22.6/1 巴斯奇亞傳 basquiat (2002) 四顆


23. 6/1 都市時裝速記 Notebook On Cities & Clothes (1989) 五顆星


24.6/3 九降風 Winds of September (2008) 四顆星半



25.6/4 不散  GOODBYE DRAGON INN (2003) 五顆星


  26.6/5 停車parking (2008) 四顆星



27.6/17 風之谷 the valley of the wind (1984) 五顆星



28.6/23 驚悚末日 MELANCHOLIA (2011) 四顆星

引領末日的是鬱星,恐懼才是憂鬱的根源,雙關得如此美麗。
人本來就是孤獨的,只是願不願意承受而已,假裝快樂只是躲避(最樂觀的人卻是最早死去),不如靜靜地與他度過不好嗎?
不過說起來,賈絲汀明明是最初得憂鬱症的,在鬱星來臨時,反而趾高氣昂地對布萊兒頤指氣使。
"Your plans all sounds bullshit."騙過小里爾佯裝自己是無所不能的姨媽難道比較厲害?
不過在陽台喝茶實在是真的有點糟糕,但是真正的人類,對生命有所欲求的人類,通常在生命終結時,都會想要假裝平靜吧?
賈絲汀就像瘟疫裡的柯爾,最當初得瘟疫的人。在他人面臨苦難時,當其為樂,嘲笑他人求生,在最後瘟疫結束時,才又躲回自己的牢洞,但可惜鬱星沒有像瘟疫一樣離去,撞上的剎那仍然如此美麗。



29.6/24 來自紅花坂 コクリコ坂から From Up On Poppy Hill (2011) 四顆星



30.6/24 英倫末日 The Last of England (1988) 三顆星
末日電影,反抗的青年們不該是撲火的飛蛾,你們該像水晶般堅硬。但是無能腐敗的政府,守衛的通關密語是逃避,媒體傳播的是謊言,青年們還能反抗嗎?最後在反抗的另一反抗中死亡,而心愛的女人亦成了反殖民獨立的印度人的女人。
全片迷幻,跳接,夢境式的畫面呈現,旁白仿若囈語,又像是末日預言一般,不多說,隱喻深層。配樂從古典到迷幻狂亂,到搖滾與後搖滾,沒錯,這是英倫的基本配備,最後卻出現了不可思議的印度樂曲,哎呀,英倫末日阿,這裡的政治要毀滅了,文明的都市成了廢墟,無從抵抗各種文化入侵,末日阿,最後反抗者的靈魂只得以在黑暗的水道上,幽幽地航向未知。

31.7/4 以愛之名:翁山蘇姬 The Lady (2012) 三顆星半



32.7/14 厄夜變奏曲 Dogville (2003) 五顆星



33.7/20 甘地傳 Gandhi (1982) 五顆星



34.8/5 女朋友。男朋友 girlfriend/boyfriend (2012) 四顆星



35.9/2 亂 Ran (1985)  四顆星

充斥著象徵的深沉之作,畫面非常驚人。
末夫人的胞弟在結尾的樣子,更是深深深深的孤寂感。



36.9/2 終極追殺令 Léon (1994) 五顆星 

不愧是盧貝松作品,服裝造型恐怕就這麼影響至今,里昂那套古怪套裝全然和prada2012秋冬女裝一樣,而瑪莉妲的街頭裝扮至今仍是vintage界的典範。而法國電影最厲害的,就是能夠讓女主角美艷動人,只有十二歲的娜塔莉波曼演技出奇的好,性格又可憐的樣子,阿阿阿我又想要剪頭髮了!里昂真的是極帥無比,義大利殺手的樣子,活生生地跑出來,最喜歡他穿吊帶褲一愣一愣的樣子!不過我懷疑九把刀的殺手系列都有被這部影響,儘管如此,這部還是經典得不得了,可能很難超越了。



37.9/8 黑獄亡魂 The Third Man (1949)  三顆星半



38.9/7 騷人 Young dudes (2012) 兩顆星

我實在是難以評分,末日電影當然要迷幻當然要破敗當然要迷惘與頹唐,這些前提是必要的,卻不是只要這些就好。驚悚末日最值得一看的就是畫面處理的瘋狂性,相比之下騷人的迷亂性純粹是自吹自擂,所謂囈語與荒謬呢,也比不過英倫末日的純粹意識流讀詩旁白,在騷人裡面只看到一堆無聊的人一直無聊得不知道要幹嘛,既沒有極端地騷人墨客那樣迷離,也沒有廢柴地如驚悚末日裡的賈絲汀那樣自我崩解,莫名地就進入了潛意識,全然沒有道理,這樣的電影簡直沒有深度,那樣子誰都拍得出來了,因為全然沒有依據阿!沒有任何哲學的隱喻,沒有藝術性的致敬之類的,甚而是沒有風格,沒有任何隱晦的引經據典,純粹就是沒有內容的亂來,這樣好迷幻!超迷幻!超囈語!不。這樣叫做無聊。



39. 9/6 聚魔櫃 The Possession (2012) 三顆半

4 則留言:

  1. 回覆
    1. 我也是先看黑暗騎士跟全面啟動對諾蘭著迷後,再回頭去看記憶拼圖,發現他真有才!

      我最近也看了那一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噢,好愛這種後現代的節奏,我還一度以為導演是昆汀塔倫提諾。
      凱鈞說若看過劇本,會發現這導演很有才,
      除了對白直接拿莎翁的劇本之外,連一些場景描寫都巧妙性的轉變,
      例如他們倆相會時,原劇本是繞著噴水池,結果這裡變成水族箱。
      覺得用後現代的手法來處理這故事,更有荒誕感(也很適合)

      最後說陣頭,
      我還以為只有我們不喜歡這部片,
      結果這學期上了一個頗景仰,教藝術創新,精通社會學的老師的課,
      他在臉書說道:
      「再談〈陣頭〉
      從創新管理的角度來看,這部影片堪稱是壞教育、反教育。
      兒子不肯花半點力氣瞭解陣頭的精神與文化,只在太子爺頭上加個LED燈條、配上流行音樂,就大辣辣的稱之為創新。但是這樣的演出如果沒有文化的深度跟演繹,片末的演出也不過是個三流的流行音樂與舞蹈表演而已。
      看完以後,很抱歉,如果創新就是這樣,我還比較站在阿西跟廖峻那一邊」

      刪除
    2. 我真的很喜歡巴茲魯曼, 他真是個很有才的導演, 拍得很極致, 這陣子大亨小傳也好看至極
      對阿 就是因為看過羅密歐與茱麗葉才更發現這導演的手法多麼有趣

      哈陣頭真的是各方面而言都差到不行

      刪除